百貨商場騎樓的拍車

為什麼有許多百貨商場的騎樓或門口,總是擺滿了拍車(拍賣車、花車)?難道騎樓的拍車商品品項和賣場正櫃重疊,且拍車形象差、價格又遠低於正櫃,不會影響正櫃業績嗎?這些正櫃品牌難道就不會哇哇叫?

當然會哇哇叫!但百貨業者仍執意如此,原因很簡單,就是目前顧客已轉向為「目的型購物」,多是為了吃飯、看電影,已經很少有那種到傳統百貨逛街、然後順手買衣服的消費行為了,寧可多上網、多滑手機買自己想要的衣服。因此目前僅能用這種方式,來設法提高顧客的「滯留時間」。也就是說,從一樓騎樓走過去時,沒有足夠吸引我的商品及價格,我根本就不會停留。而只要停留,百貨商場就可能有交易的機會。

北部大型及知名的百貨商場,並不會有這樣的現象。但是中南部許多百貨商場,業績連年苦撐,在騎樓或門口就經常出現這種奇怪的現象。特別是高雄緊鄰三多商圈的百貨,在戶外廣場一年到頭都租給外部廠商來舉辦大型家電特賣會、服飾特賣會等,搭起那種辦廟會的帳篷或是白色帝王帳,簡直毫無形象可言。如此惡性循環,業績跟形象怎能同時提升?

Facebook留言回應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