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: 中國零售情報

2020.05.08中國零售情報-上海「五五購物節」

【維基百科全書】五五購物節
五五購物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上海市疫情導致的經濟影響,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消費主題活動,以此帶動民眾恢復消費熱情

【聯合新聞網】上海夜經濟復甦 僅18小時消費支付總額逾百億
政府啟動大規模促消費節慶活動「五五購物節」

【TVBS新聞】上海發起「五五購物節」估提振消費50億人民幣
上海發起大型的購物節活動,名稱為「五五購物節」,舉辦時間橫跨大陸五一勞動節、六月兒童節、端午節,等同整個都二季都有促銷

【聯合新聞網】上海「五五購物節」 4分鐘消費1億元
「五五購物節」是在上海誕生的商業節日,也是在疫情恢復期的一場商業盛會

【新浪新聞】上海打響「消費振興」頭炮: 單日成交破百億 線上線下加速融合
這一項目的試水是有意義的融合創新,也是在線消費和實體商業的一次深度互動,將成為上海商旅文融合發展的一個典型樣本

【風傳媒】華爾街日報》人回來了,但消費力還沒⋯⋯全球品牌盼中國消費者花錢 可能尚需時日
香奈兒等奢侈品牌曾經讓中國中產階級趨之若鶩。但在消費降級潮中,他們開始節省在品牌消費方面的開支

【中時電子報】王健林亮相釋疑 萬達商場今年再開50家
2019年萬達商管的營收為786.56億元,年減26.18%

2020.04.04中國瑞幸咖啡涉嫌財務造假

【鉅亨網】「中國版星巴克」瑞幸爆財報造假 早盤崩逾70%+五度熔斷
瑞幸回應,經公司獨立特別委員會調查,證實營運長及其部分下屬員工涉嫌不當行為。自 2019 年第二季至第四季,瑞幸偽造交易相關的總銷售額高達人民幣 22 億元

【中時電子報】網路泡沫爆裂:瑞幸財務造假 孫正義陷泥淖
瑞幸咖啡正式承認財務造假,引發股價崩跌,其流血競爭的經營模式導致如今的下場,早已在市場普遍的預期之中

【聯合新聞網】瑞幸財務造假 引發連環爆
瑞幸咖啡昨日各地門市一早就出現擠兌式消費,消費者擔心咖啡券、打折券無法使用,因此爆單搶購,手機App也跟著「崩潰」故障

【自由時報】財務造假近95億!中國瑞幸咖啡股價暴跌逾75%
瑞幸咖啡的股價在美股開盤後暴跌近80%,最終收在6.40美元,跌幅75.57%

【數位時代】瑞幸咖啡吹破了中國「神州系」企業的第一個資本泡沫
非常成熟的資本運作玩法。透過募資、燒錢、野蠻擴張

【數位時代】瑞幸咖啡自爆始末:小藍杯被戳破的謊言背後,是1,500人的埋伏行動
一份已經發布的做空報告,一份尚未發布的審計報告,將造假22億元(約新台幣93億元)的瑞幸咖啡,逼上了絕路

【數位時代】市值蒸發1,500億元!拆解瑞幸的跨國騙局:你喝的不是咖啡,是資本的眼淚
瑞幸坦承造假的部分主要圍繞在「門店銷售數字」方面,也就是透過捏造各項細部數據隱藏了門店實際虧損近30%的事實,堆疊出線下門店實現盈利的假象,藉此在資本市場中攫取更多資源

2020.02.27中國零售情報

上圖為廣州市區。照片來源:pixabay

【聯合新聞網】華南第一商圈 廣州天河路客流復甦
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漸趨穩定,天河路商圈的街道上,人流漸漲,其中的天環廣場、正佳廣場、天河城等購物中心也迎來客流復甦

【聯合新聞網】北京超市、商場 逾9成開工
北京市商業服務業中連鎖超市、大型商場、批發市場、超商物流等開工率均在90%以上。其中有近5000家品牌連鎖便利店已基本恢復正常經營,大部分門店堅持24小時經營

【新浪新聞】疫情影響下購物中心現狀及響應策略
購物中心的體驗式消費情景則讓其成為疫情中的「重災區」。疫情是行業分化的催化劑,加速了購物中心行業的反思,深入分析公共衛生危機事件對購物中心造成的影響,總結現有響應策略,能為未來行業發展提供寶貴經驗

【微信商智庫】武汉疫情后,实体店即将崛起的20个信号
最优秀的商业模式,一定诞生最兵荒马乱的年代!大萧条里必然藏着大机会

【中國零售平台】华东近50家商场2019年业绩一览
受新冠肺炎影响,全国商场人气低迷,业绩断崖式下跌。2020年初商业地产行业注定艰辛

2020.02.20中國零售情報

【觀點】行業發展指數 | 1月中國購物中心品牌發展指數T0P10及報告
突如起來的疫情更是讓購物中心的發展仿佛被按了暫停鍵,不少購物中心選擇通過減免租金來減輕租戶壓力。不少人希冀疫情結束後,報複性消費能彌補購物中心下跌的銷售額

【新華網】疫情之下積極探索 商業地産復工“拼”運營
加碼線上營銷或將成為商業地産未來的趨勢,而提升差異化經營的運營、服務能力或將成為“生存之道”

【台灣蘋果日報】【疫情衝擊】企業付不出薪水 中國員工慘放無薪假
為了抵禦疫情擴散,中國當局及大家雇主鼓勵人們待在家中,購物中心及餐廳等地現在呈現空蕩蕩的狀態,遊樂園及電影院也都關閉,此外當局也祭出旅遊限制

【聯合新聞網】台資百貨大洋15家百貨 已有7家恢復營運
大洋百貨各門店積極拓展網路銷售推廣,並且不間斷經營社群網路粉絲團,並加強店內之消毒清理與防護措施,於重新開業時,以確保員工與顧客之健康為第一要務,提供安全的購物環境

2020.02.14中國零售新聞

上圖為中國上海南京東路商圈。拍攝:購物中心情報站 (sc2100.com)

【三立新聞】怕掀起一波倒店潮!大陸10大建商「減租救市」
除了實體商業受到的直接影響之外,零售業中短期前景依然不明朗,大型購物中心市場空置率將有所推升,同時整體平均租金則面臨下調

【工商時報】疫情發威 大陸商業地產利空 但物流升級
受惠的將是線上購物需求,這將會促進線上零售業、物流部門和供應鏈的進一步發展

【中時電子報】戴德梁行:陸商辦受疫情衝擊大
新冠肺炎疫情已衝擊大陸的商業地產市場,包括辦公、大型購物中心和線下交易、物流地產,都首當其衝

【戴德梁行】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商業地產的影響及應對 (PDF下載1) (PDF下載2)

2020.02.05中國零售情報-商場對於武漢肺炎之因應

【聯合新聞網】中概零售延後開工 衝擊營運
大洋旗下九家百貨從原先2月3日,延後至2月10日恢復營業;遠百旗下大陸百貨,位於重慶的重慶江北、重慶大都會店,2月起更暫停營業九天

【聯合新聞網】大陸商業地產「抗疫」減免租金近人民幣百億
由於此次疫情發生在春節期間,而春節期間往往是各大商場的傳統旺季,其影響首當其衝

【微信商智庫】商业地产公司自救指南
面对疫情,市民“闭门不出”难以产生消费,中国各大购物中心客流量明显下降,较同期下降30%,有的甚至达到80%。

【微信商智庫】武汉疫情后,中国即将发生的20大变化
哪里越有危险,哪里就越有机会

【微信商智庫】万达、龙湖、瑞安、新城、华润、大悦城…宣布免租政策 ! 实行免租的购物中心近千
许多购物中心开始为商户进行免租、减租,有的甚至直接暂停营业,使得实体店的经营压力有所减轻。目前,全国已有近千家百货、购物中心出台租金减免政策

2020.01.29中國零售情報-武漢肺炎影響商場營運

上圖為上海ifc。拍攝:購物中心情報站 (sc2100.com)

【中時電子報】商場街頭無人煙 北京如死城
SKP百貨公司美食街在春節期間,有三分之一的餐廳暫停營業,剩下三分之二有營業的餐廳,也幾乎沒有客人光臨

【香港01】【武漢肺炎】共渡時艱!萬達等地產商宣布減免旗下商場商戶租金
以王健林的萬達集團為例,旗下的萬達商管集團宣布,將對全國各地所有萬達廣場的商戶,免收整整一個月的租金及物業管理費

【新浪新聞】天津:百貨商超應對疫情期間不能隨意關門歇業
鼓勵各大超市、便利店,要積極運用電子商務平台,開展線上配送服務。各百貨商場、購物中心等大型商業設施運營企業,要引導餐飲類商戶,在確保食品衛生安全的前提下,積極發展線上配送和線上送餐服務

【聯合新聞網】大洋旗下大陸各營業據點 預計2月3日恢復正常營業
大洋目前在中國布局15家直營店與一家管理店,布局中國二、三線城市共16家百貨、購物商場,近年成功打造智能商城成效有成,2019年合併營收64.58億元(人民幣) 、年增6.8%

【中時電子報】疫情肆虐 IKEA暫停全大陸30家商場營業
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影響,IKEA暫停全大陸30家商場的營業,直到另行通知

【聯合新聞網】藍天:百腦匯商場為固定收租 短期無財務業務影響
目前武漢沒有百腦匯商場,其餘18個百腦匯大陸各商場均依當地政府規定分別於2/3及2/10復工

2019.12.19中國零售情報

【中時電子報】拚國際消費城 上海成都最給力
「消費型城市」是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全球性趨勢,大陸也把打造國際化消費性城市作為施政重點

【中時電子報】搶回網購族 陸百貨業大變身
北京東三環邊上的一間百貨商場,選擇捨棄傳統百貨商場、購物中心的空間設計,重新打造一種購物空間、櫃位與消費者三項互動的模式,營造全新的購物體驗

【中時電子報】創舉殺出活路 台商認值得借鏡
北京君太百貨總裁章啟正表示,SKP-S所帶來的新變革,對於台灣百貨業者相信是機遇多於挑戰,畢竟是一項創舉,百貨業者都應該正面看待,將這種潮流看成是自身成長的養分

【中時電子報】國際首店進京 消費者樂嘗鮮
北京三季度新開首店,包括ESPRIT開設全球首家新概念店,星巴克開設全球首家「啡快」概念店,IKEA開設全球首家年輕生活市集概念店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