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籤: amazon

2020.08.13購物中心情報

上圖為草衙道購物中心。拍攝:購物中心情報站 (sc2100.com)

【中時新聞網】大魯閣出清持股 新光三越100%持有草衙道購物中心
大魯閣實業自108年積極整理整頓旗下事業體,陸續處分旗下長期虧損的轉投資,並透過財務架構的持續調整,將關鍵資源聚焦在體驗型商場及核心的運動休閒事業

【經濟日報】大魯閣出清草衙道購物中心持股予新光三越 近2億元落袋
高雄草衙道購物中心在2017年由新光三越併購67%大魯閣開發持股後接手經營權,此次交易完成後,新光三越再從大魯閣手中取得14.82%的股權,每股交易價格為8.27元,新光三越對大魯閣開發持股已超過八成

【經濟日報】「類出國」正夯!百貨公司也靠這招搶商機
疫情期間大家的出國計畫全都停擺,「類出國」正夯,近來除了航空公司大推類出國行程秒殺外,零售消費市場也吹起類出國風潮

【中時新聞網】天母3百貨屹立不搖 網納悶:怎麼都不會倒
歷史最悠久、忠誠路上的大葉高島屋,以及天母東路的新光三越,還有中山北路六段的SOGO

【商業周刊】亞馬遜殺死的 是零售自滿和賣場過剩
就像「零售末日」一樣,「Amazon效應」一詞也是現在許多討論零售的文章有效的點擊誘餌

【財經新報】亞馬遜接洽美最大購物中心房東,活化商場成物流站
有意將知名百貨J.C. PenneySears承租的購物中心空間,規劃成為亞馬遜的小型物流中心,以加快線上購物的交付速度

2019.05.16購物中心情報

上圖為華泰名品城Outlets。拍攝:sc2100.com

【芋傳媒】農林2開發案核定 擬建購物中心與別墅
苗栗銅鑼 2 開發案獲縣政府核定完成用地變更,預計興建購物中心、工商服務及展覽館等

【自由時報】顏清標現身百貨煮白蝦水餃 歹賺也要便宜賣
大甲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現身台北SOGO忠孝館「中彰投地方美食展」,為自家「標太郎水餃」站台

【新唐人】外媒:電商龍頭亞馬遜 為何大舉買入倒閉商場?
電子商務正推動房地產市場轉向工業地產。電子商務龍頭亞馬遜,計畫進軍俄亥俄州,買下兩間倒閉的購物中心

【蕃薯藤】高雄比照國際規格 將舉辦馬術賽事
「2019高雄港都盃馬術錦標賽」將於5月25-26日,一連二天在高雄夢時代購物廣場西側空地舉辦 >>國內首次有商場舉辦馬術賽事活動

【鏡周刊】華泰名品城全區開幕 二代陳炯福拚當Outlet王
「第三期開幕後,今年營收將衝70億元,未來3年業績挑戰百億元!」不滿40歲的他,力拚日本三井集團,要當台灣Outlet王

2019.03.28新零售

上圖為盒馬鮮生自助收銀台(盒馬鮮生杭州店)。拍攝:2100.com

【新浪新聞】盒馬CEO侯毅反思:新零售為何有這麼多坑需要去填?
我們回歸零售本質來看:新零售到底是什麼?新零售為什麼有這麼多坑需要去填?如果這個坑你填不過的話,那麼你只好退出這個市場

【新浪新聞】中國式便利店:科技驅動下的無限機遇
技術驅動下的便利店行業未來猶可預期。而從售賣商品到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場景化線下服務,回歸到交易的本質,一切圍繞著深刻感知用戶的需求與提供切實的便利

【經濟日報】偷無人店以為神鬼不知 電子帳單竟秒到
無人商店逐漸成為新零售趨勢,無人化鼻祖亞馬遜Amazon Go在西雅圖、舊金山、芝加哥展店一家接一家,不過,很多人對這種科技新趨勢仍抱持諸多疑問

【中時電子報】1年狂賣9千萬杯!陸暴紅小藍杯讓星巴克剉哩等
面對瑞幸咖啡快速崛起威脅,進軍大陸近20年的星巴克也不得不低頭,加速順應「新零售」潮流,更破天荒開始提供外送服務

【中時電子報】陆港观盘-陆内需经济 驱动投资机会
新零售的基本含义是:将驱动大陆电商行业快速增长的线上零售管理专业知识和实践,引入线下零售的领域。这意味着採用最新技术来改善店内体验,丰富消费者选择,加强供应链管理以及提高送达效率

【數位時代】7-11無人便利店受挫,但真正的「智慧零售」才開始
總結來說,小七的案例就是:當對零售商的成本不降反升,對消費者的價值也是不升反降時,當然只有暫緩一途

【商業周刊】小七無人店計畫喊卡》高科技為何敵不過傳統店員?看超商龍頭統一用千萬成本換來的3個體悟
暫緩無人商店,並不是壞事,它花費上千萬成本,為全體零售業者釐清了一個重點——當機器碰上人力,「合理性」的分工才是關鍵,不用全然為高科技而高科技

2019.03.20購物中心情報

上圖為日本橫濱Lalaport。拍攝:sc2100.com

【自由時報】投資近百億大型商場 三井近期與台糖簽約
日本三井不動產進駐台中港打造Outlet Park之後,預定在東區投資近百億元興建LaLaport大型購物商場,也是三井集團在台中的第2個據點

【經濟日報】蟬聯營收冠軍 零售業龍頭獲利關鍵是什麼?
去年全球前十大零售企業的總營收為1.43兆美元,仍由Walmart蟬連冠軍,Amazon則因藉由不同的促銷方式躍升至第四名。其中,收購電商、實體通路及策略聯盟等方式,成為這些龍頭業者維持營收成長的動能

【經濟日報】南紡增資15億 擴大賣場
賣場擴大後營運面積達2萬2,000坪,目前二期正在招商中,預計2020年第4季開幕

【新浪新聞】不只台北台中有!蔦屋書店進軍南台灣
南台灣的第一家蔦屋書店是設立在高雄大立百貨,據傳有400坪的大空間,絕對是全高雄百貨業的重量級話題

【經濟日報】小影城突圍 進駐商場 培養鐵粉
影城與商場結合,這是趨勢,也是必走之路。喜樂時代影城採社區化經營,並找有潛力的區域,而不選蛋黃區,例如南港、永和等,更不搶高租金地段,以確保穩定經營

【聯合新聞網】百貨辦趴 忠孝SOGO、微風松高3/22周末夜人氣對尬
百貨為主顧客準備各式活動與專屬回饋,除了讓VIP體驗更有趣的活動外,也為母親節檔期暖身

【快點TV】去年陸百貨事業轉盈 遠百決議配息增0.05元
SOGO中國事業近十年已從13店關至現有6店,去年2018年營收125億元,在人事成本大減與 「線上線下」新零售操作奏效,10年來首度由虧轉盈;估計今年中國百貨店仍持續評估隨時有開新店計畫

【經濟日報】勤美 去年每股估賺5元
勤美投資120億元打造的台中「勤美之森」大型開發案18日動工,,將打造成為住宅、五星級酒店、購物商場等的藝術概念生活圈,第一期預計2022年完工

【自由時報】粉紅派對、國際精品殿堂、蕾絲時尚 百貨打造專屬體驗
為帶給顧客全新的購物體驗,百貨業者推陳出新要讓消費者保持新鮮感

【中時電子報】漢神百貨15大精品齊聚 全台創舉
看準全球精品市場去年5%的成長,加上漢神百貨的服務到位,與精品需求最能相輔相成,因此特別與品牌共同投資近20億,耗費1年時間重新打造漢神百貨

【BEAUTIMODE】Zara母公司業績5年來最差!反省「自己也不夠快了」
隨著租金不斷上漲,受龐大實體門市的拖累,西班牙快時尚巨頭Zara的業績還在繼續惡化

2019.03.07購物中心情報

上圖為微風南山。拍攝:sc2100.com

【蘋果日報】【獨家調查1】業績沒400萬逼店長畫押賠錢 揭微風南山高租金內幕
風光背後,是進駐廠商承受昂貴的租金壓力,因為微風南山採包底抽成的方式招商

【蘋果日報】【獨家調查2】砸百萬進駐百貨慘賠 咖啡名店悔不當初
當初為打響品牌知名度,選擇進駐百貨,想藉百貨人流高吸引新的客群

【蘋果日報】【獨家調查3】開幕搶下三個第一 微風南山「夾縫中的佼佼者」
微風南山向南山人壽承租大樓,再轉出廠商當二房東,租金負擔很高,讓外界質疑它很難賺錢,

【經濟日報】日吹平價風 百貨女裝專櫃減
日本百貨正縮減女裝部門的占地面積,由受到外國觀光客青睞的美妝與保養品專櫃取代,甚至改設咖啡店或瑜珈教室

【經濟日報】電商助攻 目標百貨業績衝高
Target百貨去年同店銷售寫下2005年來最佳成績,顯示該公司重新裝修門市和增加電商取貨選項的投資有成果

【聯合新聞網】小南門唯一旗艦店「租約到期」無預警收攤 上班族哀嚎
位於東興路段的「小南門點心世界」鄰近捷運松山線南京三民站,也是南京東路、八德路的人車匯流處,原以為會因捷運開通受惠,但因為非主力商圈導致集客率不佳

【中時電子報】興富發集團 跨界餐飲首店大直開幕
興富發集團除建築營造本業,正式跨足、商場、飯店、餐飲多元事業共同發展,「貝可麗烘焙工坊」3月4日大直正式開幕,成為興富發轉型首發餐飲店舖

【TVBS新聞】砸錢不手軟!「這些集團」不約而同都開麵包店
光電用品製造商中環集團,與營造集團興富發,不約而同,跨足麵包商機

【聯合新聞網】SOGO百貨掏空案纏訟16年 章民強父子判刑定讞
【中時電子報】纏訟18年 SOGO案章民強父子判刑定讞
太平洋建設創辦人章民強父子等人被控掏空SOGO百貨案,案件纏訟多年,更一審依違反證券交易法虛偽記載不實罪,判章民強等父子三人,各4月到6月不等徒刑,可易科罰金,另併科80萬元到100萬元罰金,最高法院駁回上訴,全案定讞

【工商時報】台灣首家「一風堂EXPRESS」 進駐微風南山美食街
台灣一風堂引進新型態餐飲「一風堂EXPRESS」、全新的美食街型態店鋪,進駐微風南山B2美食街

【中時電子報】亞馬遜 成商場房東新歡
近年西爾斯(Sears)及梅西(Macy’s)等大型百貨陸續關店後,購物商場閒置空間大增,反而讓口袋深又積極展店的亞馬遜成為房東新歡

【Yahoo奇摩新聞】台中LV、GAP旗艦店 全都倒了
隨著台中商圈轉移,Gap轉入大遠百設櫃,LV沒有重返街邊店,曾經的黃金店面要等到付租能力高的產業承租,恐怕要一段時間

【經濟日報】聯強衝電競 攜手通路業者打造體驗區
聯強衝刺電競,看好電競產品普及化趨勢,近期陸續和法雅客、軟體世界等多家3C通路業者,大手筆合作設立電競體驗區,除提供遊戲玩家一站購足的需求,也吸引一般消費者親臨,體驗電競商品的高性能優勢與魅力

【商業地產觀察】Eataly是如何从超市晋级为全球网红餐饮的?
一家主打 Slow Food(慢食物)的意大利超市餐厅横空出世,通过独特的用户体验,社交媒体互动和精致的食物打动了所有大城市的消费者。这家店就是 Eataly,这个品牌通过倡导和培养消费者的慢生活意识,在美国餐饮界获得了一席之地

2019.03.04購物中心情報

上圖為微風信義店。拍攝:sc2100.com

【聯合新聞網】百貨春上市 逛街又多了這些新櫃可吃可買
每年3月適逢百貨春季改裝的月份,陸續引進新櫃,除了帶給消費者新意,從中也可一窺市場流行趨勢

【中時電子報】輕奢當道 百貨通路業績發燒
時尚界輕奢品牌往往透過設計轉變或聯名,讓價格升級到二、三線精品,也讓近年來輕奢品牌推陳出新,百貨通路亦迎合年輕口味,積極尋找各國輕奢品牌進櫃

【中時電子報】冠德經營軌道經濟十年有成
Global Mall表示,不排除再尋覓好地點,人潮是錢流相對的保證,就商場而言,環境要做更美化、更好的經營,才能夠創造更多的錢潮,三鐵共構是優先考量

【聯合新聞網】李清志/看不見的魅力
韓國江南的一處購物商場,在整個商場正中心地區,設立了一個「星空圖書館」,猶如城市中的廣場空間,但是以明亮的天光,高大的書牆,優雅的讀書座位,取代商業的喧囂與銅臭味,成功吸引群眾前來當地

【聯合新聞網】改變招商模式 高鐵嘉義站採先開發後移轉方式
因高鐵嘉義、台南車站產業專業區土地十年來廠商進場開發意願低落,交通部鐵道局決定改變招商模式

【TVBS新聞】讓客人自己逛!東區美妝店、機場咖啡廳都有無人店

【蘋果日報】【逢甲兩樣情】頂級店面沖天租63萬元 一旁商店街卻降租了
消失的都是小型街邊店,反而一間間大型連鎖店面開幕、百貨商場營業額連年創新高,市場M型化、新一代零售消費型態轉換才是真相,這點在台中逢甲商圈也可得到應證

【經濟日報】比超商還會賺!四個數據看懂寶雅稱霸美妝市場
寶雅的毛利率10年來增加14.59個百分點,2018年已經爬到43.79%,這個數字比起超商高出近10個百分點

【自由時報】美國零售業倒店潮加速 才3月已有4309間店要關門
美國零售業倒店潮蔓延速度超乎想像,2月中時,調查顯示2019年已有2187間店鋪宣布關閉,僅僅半個月後,此數字已上升至4309間,逼近去年全年的5524間

【中時電子報】亞馬遜擬在美國大城市開設更多雜貨店
Amazon繼2017年收購全食超市Whole Foods後,打算在美國數個大型城市開設數十家雜貨店,並收購區域連鎖雜貨店拉抬新門市,有意進一步拓展食品雜貨業務規模

【新浪新聞】細讀京東財報,情況不容樂觀
京東在Q4季度業績上的表現大大超出了華爾街分析師的預期,給眾多京東的股東以及簇擁者提振了信心,同時也給長期低迷的股價注入了一針強心劑

【科技新報】小米台灣總經理李佳峰傳將離職,公司未證實
小米發展新零售著重坪效表現,以低頻度的手機產品,搭配高頻度的生活類用品,吸引大量人流到店重複購買

【財經新報】GAP 宣布關全球 230 間店,旗下 Old Navy 獨立營運
Gap Inc.宣布分拆為 2 家公司,旗下 Old Navy 品牌將獨立上市,並計劃在未來 2 年內關閉全球超過 230 間 Gap 門市

2018.12.18新零售

照片來源:pixabay

【癮科技】亞馬遜總部啟用小型Amazon Go無人商店 鎖定醫院、辦公大樓等小型販售點
亞馬遜在西雅圖總部內陳設的小型Amazon Go無人商店約佔地42平方公尺 (12.7坪),主要針對辦公大樓、醫院、商場等場景打造,並且設置在人潮經常經過轉角等地點,讓消費者能快速進入店內拿取飲料等商品,即可快速完成付款,無需配置任何店員即可銷售商品

【數位時代】重新定義未來賣場!大潤發推新店型Life Store,要讓購物變成一趟旅程
除了讓Life Store成為全台大潤發消費體驗升級的示範店之外,大潤發在數位化購物的進程也設立了手機即掃即購、迷你無人店等目標

【科技新報】掌握 AI 戰略思維,決勝新零售變革
AI 人工智慧逐漸在零售業滲透衍伸出新的零售模式,將實現實體門市在獲客、門市場景、體驗和供應鏈的大變革,或解決目前實體零售產業面臨的問題

【新浪新聞】嚴選飛豬瞄準線下模式 「體驗經濟」成新戰場
12月18日網易嚴選線下店,終於在杭州市地標解百百貨落地,這棟樓的對面還有阿里巴巴旗下的新零售標兵盒馬鮮生

2018.12.10新零售

照片來源:pixabay

【鉅亨網】人工智慧PK人性化服務 彈性與溫度無可取代
面對人工智慧當道,「台式服務」如何結合科技,持續提供令人感動的「彈性」與「溫度」,讓消費者感受到「價值」,而非「價格」,將是所有服務業必須面對的全新挑戰

【科技新報】亞馬遜希望把自己的無現金支付系統,搬入大型百貨商店
Amazon Go 商店內,整個系統會在買家從貨架取下貨物時開始取得產品數據,然後到用戶離開結帳時,系統就會根據貨品消息計算金額,買家透過電子支付就能完成購買

【明報】傳統商場增共享工作間 抗衡新式零售
共享辦公室營運模式急速轉變,海外甚至出現「共享空間+零售」(coworking and retail)。零售環境不斷演進,衝擊線下店舖。有傳統零售商積極加入購物以外的元素,甚至將共享辦公室元素融入到商場

【經濟日報】大陸新零售 智慧貨櫃崛起
大陸無人經濟商機火熱,在新零售浪潮下,從「無人貨架」再升級,結合物聯網和AI技術的「智慧貨櫃」,紛紛亮相